11/22/2009

寶島一村

<寶島一村>節目單封面。



2008年首演即轟動的舞台劇作品
王偉忠用盡他在舞台的影響力製作的一連串眷村記錄作品
從記錄片<偉忠媽媽的眷村>
舞台劇<寶島一村>
到中視今年的大劇<光陰的故事>
一系列的作品讓大家重新回味了這個1949以來
在台灣特殊卻又大家熟悉的大眾故事

 

 

記得第一次聽到寶島一村的名字
是在去年底跑去客戶那裡查帳
財務部的小姐們很是可愛
穿白襯衫 藍背心的一套制服
活像日劇<庶務二課>的生活版
中午和小姐們一同在會議室吃飯
一個大辣辣的小姐讓我跟同事印象深刻

 

標準的國語一聽就知道是外省子弟
她說著她前幾日看了<寶島一村>
很是感動
她說著 對阿 她從小生活的眷村就是這樣
大家吆喝來吆喝去 街坊鄰居互相照顧
或許也是這樣養成了她豪氣干雲的個性
那種熟悉的童年場景被活生生記錄著
親眼看到的感動 我想是值得記上一筆的
我那時心中是這樣想著

 

有名的舞台劇往往是一票難求
今年九月無意間看著兩廳院的節目單
<寶島一村>居然要加演!!!!!!!!!!!!!!!!
連忙上網訂票 好不容易搶到了四樓最後一個位子@@"

 

故事是在一個虛擬的<寶島一村>裡頭發生的
1949遷移來台的 大江南北 各省各縣的文化薈萃
大家本想著很快就要回去了
這真是一個共同的開端
<童年往事>裡的侯爸爸也是這麼想
所以家具都購置竹製的 想說之後好處理
沒想著一待待了幾十年

 

劇本及演員的互動詼諧有趣
整場歡暢的笑聲一路沒停
前前後後的觀眾跨越各個世代
我想著藝術的共鳴該是這樣的吧
不該是曲高和寡 不該是孤芳自賞
該是觸動人心 該是貼近生活

 

取了"寶島"的名字 更有種認同的感動
爺爺奶奶那個世代 大環境的動盪來到了這兒
誰也沒想到 這個曾只在隱約中聽過的地方
竟待了大半輩子 悲歡離合 生老病死
反而成了記錄生命的所在
待到最後 也成了家
也是認同了生長的這塊土地。

 

如果政客們真心明瞭
就不該再愚蠢的操弄這段歷史的傷痕與邂逅。

 

厚重踏實的口白是我在幽默風趣的故事之外最最感慨的
舞台劇對觀眾而言 更加看不到臉與表情
聲音是最最直接的感受劇情脈絡的媒介
因此舞台劇演員對於口白的描述得更加用心
劇中不論硬底子著名演員:郎祖筠、屈中恆、宋少卿、馮翊綱
還有新生代的年輕演員
最令我驚訝的是萬芳飾演的朱嫂 一口台灣國語口音可愛異常^^
個個口白及情緒到位
是本土戲劇中少見的自然熨貼:)

 

劇末
擔任說書人的王偉忠及導演賴聲川都出來謝了幕
眷村雖在一連串的改建與淘汰中走入歷史
但影像的技術讓這段台灣特有的文化
得以傳達給每個人知道
使它不只是某一族群時代的記憶
而透過這些故事的描述 成了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這樣特別的努力 使得我們有了自己醞釀後的新故事:)

 

劇末 劇組特地貼心準備了 朱家天津包子
分送給今天來的每位觀眾
熱呼呼的包子 以及一體設計的紙袋
讓我有種意料之外的驚喜!!!

 

寶島一村 非常推薦大家看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