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2018

《肥皂泡》:平淡的影視改編作品


電影《肥皂泡》改編自乃南亞沙的同名原著,台灣中譯本可能是怕讀者不太理解,譯為《我尚未破碎的心》,描述一位在城市流浪隨機搶劫的不良少年伊豆見翔人,因為傷人搶劫一路逃跑,從大都市意外來到了宮崎縣椎葉村,這個與世隔絕的山中小鎮,遇到了須磨婆婆,意外的在這裡找到了他從小未曾體會過的牽絆。


不知怎麼的,在看這部遣都2017年的作品前,有個聲音跟我說,先去看原著吧,再看看遣都如何詮釋伊豆見翔人。


於是先在圖書館找到中文翻譯的原著(2017年由麥田出版),在長長的飛機上把他看完,原著的中譯本文字富含情感,尤其到最後一章,翔人對著阿婆說,妳可不可以不要死,因為我還想要回來,眼淚彷彿跟著翔人的懇求在眼窩裡滑動。


原著用精簡流暢的劇情描述了伊豆見翔人對於自己境遇的思考,從原著中翔人和自己的對話,可以發現他來自己一個破碎的家庭,在翔人的記憶中,父母親充滿衝突的婚姻,使得母親總是將對父親的怨恨發洩在他身上,而不負責任與家暴的父親,使得翔人記憶中的「家」總是棍棒碗盤齊飛。


須磨婆婆對他的信任與笑容,相信是翔人從小到大未曾體會過的家庭溫暖,在這個山中村莊,這群數百年前來自平氏與源氏的後人,讓翔人重新體會了自力維生的踏實與滿足,跟著茂爺上山採集農食,跟著村裡的老人家們準備著平家祭。


他也認識了從大都市逃回家鄉的美知,翔人看到美知,第一次體會到了「喜歡」的感受,須磨婆婆和他說:

「不能一直說謊喔。」

「……我知道啦。」

「那些沒什麼關係的人倒無所謂,但是對自己真正珍惜的人,可不能說謊。」


於是從美知的出現、美知在大都市遇到的搶劫事件開始,翔人開始思考著這麼多年來他所傷害的人,他放棄自己,也本以為被社會放棄,雖然美知可能不是他誤傷的那位女生,但他卻第一次為了犯罪而被傷害的人感到羞愧。


原著及電影中不斷在暗示讀者,翔人是個良心未泯的孩子,而在書中對翔人的愧疚感與對家庭的怨恨不解,有很細膩的描述,村人都以為他是須磨婆婆的小孫子,而頂著這個身分的翔人似乎也有個類似的失敗父親,於是在須磨婆婆不肖么子豐昭回來要錢時,兇神惡煞的豐昭與翔人父親的形象竟合而為一:


「為什麼每次都這樣!為什麼你就是要毀掉一切!」

「媽很可憐!為什麼要一直騙人、一直說謊、為什麼要動手!」


電影的改編不知是否因為礙於篇幅的關係,對於翔人原生家庭的描述,以及須磨婆婆三個孩子的成長變化,具體劇情在電影中似乎被省略許多,也因此在我看電影的時候,其實是靠著對原著的印象去理解翔人的膽怯與無奈,這是電影改編上比較可惜的地方。


書中翔人在椎葉村的平靜生活,讓他想到許多成長的點滴,不論是小時候的家暴陰影、母親的偏心、毫無溫暖的家庭,長大後讀書的挫折,多年重考後墮入歧途也有些許著墨,但搬上大螢幕之後除了不斷重覆片頭翔人砍傷女子搶劫的畫面,其實觀眾不太能夠理解究竟是怎樣的過去讓伊豆見翔人變成如今的模樣,而遣都溫潤的氣質在詮釋這個角色時,似乎也少了些不良少年的「戾氣」,但遣都還是為角色設計了一個不同於原著關於「筷子」的奇異握法,來為翔人未受家庭良好照護的背景做一個具象化的設定,可惜的是電影劇本並沒有為翔人提供更多形塑性格的描繪,觀影後的感動度對我而言不及書中的最後一章。


但電影的節奏帶出了椎葉村溫馨而靜諡的恬靜感,市原悅子渾然天成的老婆婆是全劇的靈魂,帶著特殊方言口音的她對著翔人每一句信任的語氣,都像是他人生久違的救贖。

當最後他對著婆婆說著,他叫做伊豆見翔人,請婆婆要等他回來,他還想要回到這裡,婆婆說著,

「我肯定活不了太長時間了,畢竟是個老太婆了,但我會等你的,婆婆會在這裡一直等你的。」

「你是個好孩子嘛。」


電影除卻細節的鋪墊較為省略外,其實原著的還原度頗高,作者藉由大城市中迷失孩子的故事,告訴我們所有孩子「被期待」「被愛護」的重要,而問題孩子則往往來自於破碎的家庭,這部著作講述了一位邊緣人,幸運的在遠離城市的角落重生的故事,從不斷逃避傷人的過往,在老人家的鼓勵下,他決定正面面對自己應該付出的代價,雖然有些Cinderella的既視感(笑),但若我們曾接觸這些邊緣的孩子,就知道這樣的改變如此不易且珍貴。


《肥皂泡》是一部充滿情感與愛心的好作品,特別是原著,不但描述了邊緣少年,還點到了已開發國家中普遍的鄉村老人化,青壯年為了未來被迫離鄉的現象,使得整部作品飽滿,也可以想像喜愛挑戰不同角色的遣都接下這部作品的初衷。


似乎從《火花》之後,一些更具複雜性格非美型少年的角色更漸漸的讓遣都有機會飾演,遣都對待角色的認真是追他作品最幸福的地方,也因此,不過作品本身得到的關注度有多大,其實都不會失望,因為那都是林遣都這位優秀演員所認真詮釋的事業旅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