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八爺的過去。
若曦與八爺的感情,是有很多迷朦與雜質的。
而在這段感情關係上,她其實是很被動的。
八爺看到她彷彿一見鐘情。
那份活潑與不羈、巧笑倩兮與若蘭相仿的面容,
就像當年在草原上響著鈴鈴笑聲的少女。
若曦有感受到八爺直勾勾的眼神,
她有點慌亂,她大概能猜到那是什麼,
但是她才剛來到這個全然陌生的環境,
她還在適應這個地方,而在八爺府所渡過的快樂時光,
是她很小心翼翼保存的回憶。
他聽著八爺講述著對姐姐的愛戀,
對照著她從巧慧那兒聽來的故事,
她知道這兩個都是傷心人,古代對婚姻的枷鎖與個人意願的不尊重,
成就了八爺與姐姐的不幸。
她是有點疼惜的吧,這個八阿哥雖然得不到姐姐的愛,
卻一直對姐姐極好,嫡福晉明慧也是忌著八爺而不敢明目張膽的刁難,
或許我是懂得一點點若曦那時的心,那種迷迷矇矇中,
看著一位出色的男人在自己面前揭露不為人知的軟弱,
很難不為這樣的示好動心。
這個她眼中的"極品男人",楚楚可憐的對自己說著失戀的故事,
他沒有錯、姐姐也沒錯,
錯的是兩人被威權指定的關係,
他為什麼對自己這樣說呢? 他為什麼願意讓自己分享心事呢?
是不是...他對自己特別? 他又為什麼把這個意義深重的玉鐲送給自己呢?
若曦聽完故事,第一個反應是想拔下玉鐲,
八爺伸手阻止了她,「這是送給我心愛的女人。」
若曦猶豫了,心愛的女人? 是指姐姐? 還是指......我?
張曉在現代曾有過一段情,是高中時的初戀,
他們曾在老師的反對下牽手在校園漫步,
但大學畢業後男生出國念書,這段感情無疾而終;
對方出國了,而張曉只能選擇到南方工作來化解情傷。
因此若曦對感情總是會有點猶豫,
也總是會擔心對方會為了更大的目標將情感犧牲,
她對八爺有傾慕、有感動、有憐惜,更重要的是八爺一路對她很好。
十四爺罵若曦的話沒錯,
「難道妳就以為在宮裡的日子就這麼好過嗎?
這些年八哥為妳做的妳究竟明白幾分?」
也是因為八爺持續的對她好,讓她一直以來隱隱猶疑的心,
能夠慢慢的被打動,進而關心八爺的結局、也有了塞外之行的熱戀。
她知道所有人的結局,特別是跟她關係密切的八爺黨人,
她知道他們雖然眼前勢力龐大,但將來會被康熙、雍正狠狠打趴在地。
而她擔心,她擔心這個一直以來對她很好的姐夫,
之後的結局會淒慘無比。我相信不管若曦有沒有跟八爺有過一段情,
她都會這麼擔心的,因為這是她的重情,就像她擔心十爺的懲罰一樣。
但夾雜著男女之愛時,她有了私心,她希望這個喜歡她的人,
不要去做一件註定會失敗的事。
若曦不是一股腦兒的享受八爺的愛慕表達的,
她除了擔心他的結局,
我總覺得,她隱隱也思考著八爺是否真的喜歡"她",
而不是把她當做姐姐的替身?
八爺對她有著對若蘭那份得不到的夢想;
而若曦對八爺也不是全然的相知。
這份感情對兩方而言都不甚純粹,
也因此埋下了分開的遠因。
但那場塞外之行,若曦先是擔心著八爺的結局,
保護十四爺讓他們認定若曦是八爺黨的一份子,
八爺的受傷讓若曦的擔心再也藏不住,
塞外之行的好機會讓她情動的心再也忍不住,
於是若曦對自己說,忘掉他的身分,好好的經營這場愛戀。
我總覺得把一切推到若曦身上不公平,
因為感情這種事一巴掌拍不響的,
八爺四年來不放棄的示好,也才讓若曦有了心動的空間,
而當初接受那玉鐲,八爺也並不是硬塞,
是在講述了一長串的傷心往事後那種曖昧的氣氛下給的.....
若曦擔心著結局,但八爺此時雖已被康熙盯上,
卻仍有著對皇位的渴求。
不知若曦對八爺的印象立基哪裡?
回覆刪除她提醒八爺日後要注意的官場中人物時好像說是從電視劇那而來的印象,那她是不是跟大家一樣都看雍正王朝?
若是的話,那她會喜歡八爺真是奇怪。因為雍正王朝的八爺與這邊的八爺版本不同,兩個演員都演出極佳,因此,雍正王朝的八爺骨子裡真的是個阿奇那,處處透著詭異的心機。
不過不否認這裡的八爺確實令人喜愛與不捨,但強調若曦看過電視劇的內容就不用了吧!
1.我覺得「人」是一個很複雜的動物,擁有許多面相,就看用什麼角度觀察。朝堂上爭執的面向是二月河「雍正王朝」所描述的重點,再加上八爺黨是歷史上失敗的一方,自然會被演繹的較為負面;但其實,面對皇位的競爭,每個人的野心是不遑多讓的.....;桐華有解釋過她是忍不住想,一個受群臣讚揚(其中不乏名士大儒)真正的八爺有這麼壞嗎? 才塑造了這樣一個溫潤如玉的八爺。
回覆刪除而步步驚心其實是部用歷史包裝的很好的言情劇,主軸仍然是男女情愛,故由若曦的角度看自然不像「雍正王朝」中那麼多心機....
2.作者設計若曦看過「雍正王朝」,主要有兩個原因,一、當年這部電視劇紅遍大江南北,尤其在大陸,由於被當時主政的朱鎔基倡導為反貪的故事,因而名聲更加響亮,幾乎將雍正過往暴君的形象徹底翻盤,所以若曦/張曉看過是合理的。二、再者,這一段是若曦後來流產的重要關鍵,她就是因為以電視劇的印象,去提醒曾對她有恩的八爺要小心提防四爺,才會使得八爺對四爺出手,十三被幽禁十年,這是作者埋得很巧妙的伏筆,也讓若曦自責不已,最後才會一直說"原來罪魁禍首都是我"...我記得我當初看原著時希噓不已,更有種倒果為因的憂傷與感慨....